2019中國電解鋁產量3593萬噸,下降了1.8%,氧化鋁產量為7247萬噸,同比下降1.0%,鋁材產量3610萬噸,增長0.8%。2019年,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8萬億元。與此相對應,2019年中國鋁及鋁制品、鋁車輪出口301億美元,凈出口242.8億美元。
據尚輕時代估算,2019年中國一次鋁資源(鋁土礦+氧化鋁)對外依存度達到51.5%。目前,以超過一半的鋁資源需要大量進口的局面,支撐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原鋁、氧化鋁、鋁加工材及鋁制品生產國,同時也支撐著更多下游制造業的發展。
本文我們將主要給出鋁土礦和氧化鋁方面的進口數據,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了解這些原料進口的規模變化,來源變化,以分析未來趨勢和把握未來的風險。
表1.2016-2019中國鋁土礦氧化鋁進口(萬噸、億美元)
鋁土礦進口量數據
從2005年開始,隨著電解鋁投資拉動的民營氧化鋁廠的興起,中國鋁土礦進口量進程開始突然加速,從2004年的88萬噸,增加到2019年的1億零66萬噸,15年期間增長了113.4倍,年均增長率為37.2%。同期,中國累計進口鋁土礦6.5億噸,累計花費332億美元;累計進口氧化鋁6043萬噸,累計花費38億美元。而在同期,中國電解鋁產量增長了4.37倍,氧化鋁產量增長了9.4倍?梢婁X資源的進口依賴度越來越高。
鋁土礦進口分國別情況
目前中國鋁土礦進口主要貨源地有12個國家,且分布比較集中。2017-2019年,幾內亞成為中國最大的鋁土礦供應方,進口量達到4440萬噸,占比44%,增長16.1%;其次是澳大利亞,進口量3604萬噸,占比36%,增長21.6%;第三位是印度尼西壓,進口量1444萬噸,占比14%,增長91.4%。從這三個國家的進口量達到總量的94%。
表2.2016-2019中國鋁土礦進口量分國別(萬噸)
總體上看,全球鋁土礦分布較廣,儲量巨大。過去15年間,中國鋁土礦進口主要貨源地變化比較大,最大供應國四度易主。2013年及以前,印度尼西亞一直是最大供應國,中國進口量于2013年最高達到4739萬噸,其2014年開始該國開始限制鋁土礦出口;2014年澳大利亞成為中國鋁土礦最大供應方;2015年馬拉西亞成為最大供應方,進口量達到2356萬噸,隨后從2016年1月31日期到2019年3月31日,馬來西亞政府實施了開采限令;2016年,澳大利亞再度成為最大供應方;2017年開始,隨著贏聯盟在幾內亞的鋁土礦項目陸續投產,幾內亞一躍成為中國最大供應方。
這張主要貨源地進口量曲線圖更清晰的看到中國鋁土礦進口的變化歷程和發展趨勢。出于生態環境、產業政策、內部紛爭、治理管控等多種原因,一些國家對鋁土礦的開采及出口政策不斷變化,總是存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甚至大起大落。相比之下,過去10多年,澳大利亞是中國最穩定的鋁土礦供應方,進口量逐步增長。隨著多家中資公司在幾內亞投資開發的鋁土礦項目陸續投產,幾內亞將繼續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鋁土礦貨源地,其比例還將不斷提高。
鋁土礦進口金額及單價
表3.2016-2019中國鋁土礦進口金額分國別(萬美元)
2004年,中國進口氧化鋁金額為2580美元,2019年中國進口鋁土礦花費51.4億美元,從2005-2019年的15年間中國進口氧化鋁累計花費332億美元,增長了128倍,年均增幅42.3%。
表4. 2016-2019中國鋁土礦進口單價(美元/噸)
中國進口鋁土礦單價整體是上升的趨勢,當然這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好一概評說,但是至少沒有明顯的價格中心下移的局面。在國別比較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氧化鋁雖不是最便宜的,但卻是最穩定的。
世界鋁土礦貿易流向
按照2018年的數據,全球鋁土礦進口貿易量1.12億噸,其中中國占了74%。2019年的全球數據還沒有,但是估計中國的進口量的比例進一步上升,在85%左右。其他鋁土礦進口國有烏克蘭、冰島、美國、加拿大、阿聯酋等。
表5. 2016-2018全球鋁土礦主要進口國(萬噸)
全球主要鋁土礦出口國是幾內亞、澳大利亞、印尼、巴西、牙買加、圭亞那、印度、土耳其、加納、馬來西亞等。近三年,幾內亞產量出口量迅速增長,已經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但是,鋁土礦開發多元化的態勢也在形成,將有更多國家加入這個行列。
表6. 2016-2018全球鋁土礦主要出口國(萬噸)
中國氧化鋁進出口貿易
中國氧化鋁與鋁土礦進口量此消彼長,氧化鋁進口量逐步減少,從最高年份2005年的702萬噸,降到2018年最低的51.2萬噸。2018-2019年,由于國際氧化鋁市場出現供應短缺和價格暴漲,中國氧化鋁還出現了凈出口的局面,屬于特殊事件,不會持續。由于國內氧化鋁產能的持續擴張和中資企業海外鋁土礦項目的集中投產,預計氧化鋁進口量還會維持相對較低的水平。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國外低成本氧化鋁的進口量還可能適時回升,這一趨勢也有很大的變數。整體上比較,國外氧化鋁主產地的成本優勢較國內明顯,在國外電解鋁產能格局發生變化和其他一定條件下,全球氧化鋁的貿易流向還會發生變化,進口氧化鋁的價格優勢還會顯現,對國內部分氧化鋁廠乃至行業形成一定壓力。
表7.2016-2019中國氧化鋁進口量及主要貨源地(萬噸)
對鋁資源進出口大數據的簡要評論
1. 中國鋁資源對外依存度加大,喜憂參半
隨著鋁土礦進口量的的攀升,中國一次性鋁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不斷加大。據估算,2017年對外依存度為40%,2018年為45%,2019年達到51.5%?傮w上看,這是一種對鋁產業積極有利的趨向,很大程度彌補了國內鋁資源的缺口,解決了資源稟賦不佳、資源量少、礦石條件差等問題,確保龐大的鋁產業的“有米之炊”,也直接維護著中國氧化鋁、電解鋁及鋁產業鏈保持一定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這是歷史和現實的選擇。為達此目標,國內相關企業和鋁業工作者展現出了極大勇氣和開創能力,歷經了千難萬苦,承受了巨大壓力,承擔了諸多風險,積極踐行走出去戰略,為產業發展開疆拓土,開辟新路,終于取得了重大進展,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
截至2019年底,中國企業已在幾內亞、印度尼西亞、牙買加、斐濟、加納、圭亞那等地實施了十余個鋁土礦及氧化鋁項目,累計獲得境外鋁土礦資源估計約百億噸;擁有海外氧化鋁產能超過500萬噸,其中部分建成、部分在建。
但是,也應該看到,當前這種局面也伴隨著一些風險因素,主要體現在進口鋁土礦在生產、運輸、殘渣赤泥處置方面產生的環境問題,鋁產業供應鏈穩定性、持續性、經濟性的問題。
鋁土礦全球貿易量的迅速增加,拉動了鋁土礦主產地的礦業開發強度驟然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擾動也驟然加大,開發者和生產商在當地面臨負責任生產、可持續開采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挑戰;在鋁土礦的大規模運輸過程中物流量驟然加大,對環境影響也越來越大。不論外資和中資,如果開發方與鋁土礦開采相關的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方面的問題沒有處理好,極易產生與當地社區和利益相關方的矛盾和沖突。加之開采地政局本身的穩定性、產業政策、貿易政策、政府管治等方面的變化,也極大的影響鋁土礦的穩定供應。過去六七年間,在海外主要鋁土礦產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幾內亞,這方面的事件時有發生,鋁土礦供應和全球貿易一直處在風雨之中。
利用進口鋁土礦生產氧化鋁,這條路走通之后,國內氧化鋁規模一直在持續擴張之中,規模擴張帶來的赤泥處置問題日益突出。
據工信部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赤泥累計堆存量超過11億噸。由于缺乏經濟可行的赤泥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大量赤泥長期堆存,不但占用大量土地,還存在土壤、生態環境及水污染等風險。隨著進口鋁土礦越來越多,氧化鋁平均礦耗量和赤泥產生量會越來越高。按照平均1.6噸赤泥/噸氧化鋁估算,每年赤泥產生量超過1.1億噸。
赤泥的主要污染物為堿、氟化物、鈉。但多項研究表明,赤泥中還含有超過《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規定臨界值的砷、鉛、鉻等重金屬和放射性元素,在雨淋、風化、地表徑流等外界作用下,變成潛在的放射性—重金屬復合污染源。
如果氧化鋁產量持續增加,赤泥累積量會越來越大,將給相關地區帶來更大的土地和環境困擾,環境承載力將成為發展瓶頸。
2. 海外鋁資源開發戰略要進一步規避風險,要有更高戰略、更多路徑并適度發展
中國鋁土礦資源稟賦不佳是個業內盡人皆知的事實。據自然資源部統計,截至2018年底,中國鋁土礦儲量4.5億噸,僅占全球1.5%;但是據推算,2019年中國鋁土礦開采總量約9500萬噸,超過全球總開采量的30%。按照2019年中國鋁土礦開采情況測算,儲采比不足5年。國內鋁土礦資源保障年限較短,難以長期穩定支撐中國鋁工業發展,國內鋁土礦資源存在較大缺口。因而最大限度利用國外鋁資源仍將是一項長期的行業戰略和國家戰略,這也早已經成為共識。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做出任何決策行為都需要尊重,地方政府的考量和產業發展的沖動可能也都有其合理性。但是,鋁資源開發和利用問題,涉及面廣、影響深遠,不僅是企業和地方層面的問題,更應該是國家層面和行業層面、產業鏈層面的問題。要突出國家戰略,制定并嚴格實施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業界多有認為,現行產業政策和投資管理政策,不能有效抑制鋁土礦資源的過度消耗和氧化鋁投資的沖動,需要適時進行調整。
關于鋁資源海外開發戰略,在此插入一段本人在2003年的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該文的題目是《當務之急:最大限度利用國外低成本鋁土礦氧化鋁資源》,僅供參考:
鑒于中國鋁資源的短缺性及其面臨的嚴峻形勢,應著眼未來20-30年,制訂并實施鋁土礦、氧化鋁資源的全球化戰略。中國全球化礦產資源戰略的理念包括 “一項原則”、“兩個基本點”、“三個時期”和“四個安全”。
堅持一項原則: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把握二個基本點:
①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平衡點
②礦產資源可持續供應的政策支撐點
考慮三個時期:在和平時期、非常時期、特別時期的資源戰略和對策
保證四個安全:要在礦產資源可持續供應問題上考慮和確保:
—國家經濟安全
—國家環境安全
—國防安全
—子孫后代資源安全
中國鋁土礦、氧化鋁資源的全球化戰略,應考慮長期性、階段性,應由鋁土礦戰略、氧化鋁戰略、貿易戰略、投資戰略、競爭與合作戰略、地區戰略、企業戰略等多層次構成。應堅持國家利益最大化原則,并不斷調整與之相矛盾的做法和觀念,甚至要有放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決心和勇氣。
國外鋁土礦、氧化鋁開發要鼓勵聯合和協調,并保持適度競爭,以提高運營效率和質量。但要堅決避免多頭無序對外,以使“漁翁得利”。
要實現氧化鋁的全球化戰略,健全法制和建立科學決策制度是前提保障,而市場將是最終的決定性力量。
盡管全球范圍內鋁土礦資源保證程度高達200年以上,但是能夠被我國經濟性開發利用的資源畢竟是有限度的。在全球資源戰略中,我們的起跑已經晚了,沒有理由把步子放得更慢更小。鋁土礦及氧化鋁是全球性競爭商品,在競爭性市場領域,客戶理應成為有主動權和決定權的一方,這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作為全球鋁資源消費大國和主要購買方,在全球鋁土礦資源豐富、氧化鋁低成本產能巨大的背景下,中國應該成為這一市場的主導者,占有極大的主動權。
要立即采取措施,較大力度降低國內鋁土礦開發強度,搶救性保護國內有限的鋁土礦資源。要未雨綢繆,做好對全球鋁資源投資和貿易的風險預估,在礦產資源可持續供應問題上考慮和確保國家經濟安全、國家環境安全、國防安全、子孫后代資源安全。
最大限度利用國外低成本鋁土礦、氧化鋁資源,應制訂多樣化策略和采取多種方式,并有重點和次序。要在鋁土礦貿易采購、海外鋁土礦直接投資之外,還要加快其他路徑的探索和實施,包括:
-
以投資購買產能產能、投資入股等方式參與國外既有或擴建的低成本鋁土礦、氧化鋁項目。
-
在直接投資開發海外新的鋁土礦的同時,就地建設氧化鋁廠。在這一方案實施時,應吸收多元投資,整合各種資源,有效解決資源可獲性、運營管理可靠性、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等復雜問題。
-
尋求在境外合適地方建設電解鋁項目,轉移國內部分閑置優質生產線,利用綠色清潔能源發展海外電解鋁及上下游一體化項目,在全球范圍部署鋁產業鏈。這也是中國鋁資源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
自發地、有組織地結成鋁土礦、氧化鋁采購聯合體,或依托有實力和經驗的大公司,聯合參與海外大貿易合同投標及商務談判,掌握采購及訂價的主動權。
-
積極擴大利用國外廢鋁資源,也是鋁資源全球戰略和多元進口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樹立廢鋁是資源的理念,改進廢鋁進口貿易監管的制度,將進口的大門再開大些并嚴格監管,不能因噎廢食,將優質廢鋁資源拒之門外。
(注:由于上述文字寫于2003年,部分情況不適用現階段,僅供回顧和參考)
3. 根據國內鋁資源供應格局和國內外鋁市場新形勢,適時調整鋁產業政策和策略
中國鋁資源的大量進口和鋁加工材鋁制品的大量出口,決定了這一產業的國際化特征極為顯著,是全球鋁產業鏈、價值鏈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產業鏈角度,珍惜良好的國際經濟環境、維護良好的貿易秩序是我們最為期待的,互補共贏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但是,在貿易保護和貿易爭端結局的階段,人類社會又遇到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時刻。疫情遠未結束,全球經濟體系調整、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觀點已經發出,趨向已經顯露,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并將長期低迷幾乎也成定局。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葛紅林日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達了對疫后全球產業鏈變化的看法。他認為應理性地認識到,疫情之后,全球發達國家對各自產業鏈的痛定思痛之后,將加快彌補和完善各自或區域化的完整產業鏈,形成競爭中心,有的甚至在重塑“去中國化”。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絕不能自以為是地認為國外資源會以中國為中心,紛紛涌入。從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局來看,形成多個完整產業鏈中心是未來客觀的發展趨勢,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應當順勢而為,積極參與,包括鼓勵我國的企業“走出去”參與,把握主動權。
對鋁行業和鋁企業來說,應該意識到更多的風險和挑戰已經到來。簡而言之,至少有以下形勢和問題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層面共同面對:
-
國內市場鋁消費會有多大程度多大速率的下降?
-
今年和未來的國際市場會有多大的下降,同時能給中國鋁留存多大的容量?
-
如果海外疫情延續,特別是在向我們出口鋁土礦和氧化鋁的國家疫情嚴重,對中國鋁供應鏈會有怎樣的直接影響和連鎖反應?需要如何應對,有何預案?
-
如果鋁需求和鋁產量下降,未來是否還需要進口那么多的鋁土礦?
-
是否還需要在國內沿海地區建設新的氧化鋁項目,已經開工項目是否需要酌減目標?
-
是否需要繼續擴大在海外的鋁土礦投資開發力度?是激流勇進,還是激流勇退,適可而止?
-
海外投資項目運營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可持續性標準以保持良好的行為規范?
-
特殊時期,再度評估,誰是可以信賴和選擇的長期合作伙伴,誰不是?
-
當然,還有電解鋁產能和鋁加工的存量產能如何調整,等量置換和增量產能是否必要等問題。
-
在國內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大、承載力越來越低的背景下,產業鏈應該如何重新確定國際定位?產業轉型和供給側深化改革的重點是什么?
(文中進出口數據來源:海關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