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商韜略 青藍
你可能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冷知識:我國高鐵動車組的國產化率已達90%以上,但高鐵軸承作為關鍵零件,至今仍完全依賴進口。
注:圖片來源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0)》
軸承,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關鍵基礎件,小至機械手表,大到高鐵、汽車、機床、風機,以及航空航天、船舶等都離不開軸承這一隱形“關節”。
上述領域應用的高端軸承,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幾乎完全被歐美日等海外企業壟斷。
在運轉過程中,軸承需要承受1500-5000MPa的壓應力,相當于高達數十噸的物體作用于微小的接觸面積上,對軸承的沖擊和考驗可想而知。
這也對軸承的關鍵原料——軸承鋼,提出了超高要求。其被譽為鋼鐵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必須符合超高純凈度、耐高溫、高韌性、高耐磨性、抗腐蝕性等嚴苛標準。
毫無疑問,好鋼才能造出好軸承。軸承鋼,因此與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與工業水平,牢牢掛鉤。
2018年,軸承鋼被《科技日報》列為“我國35項卡脖子技術”之一,我國的高端軸承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需進口高端特鋼300萬-400萬噸。
高端軸承鋼制作工藝嚴密,核心技術壁壘較高,工藝較為復雜。而我國的軸承鋼生產僅有40多年的歷史,研發底子薄,總體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不過,國內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企業、科研人員,都在鉚足勁助推國產高端軸承鋼的發展。
隨著高端軸承被提升到戰略地位,國家層面不斷出臺扶持政策。在國務院最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高端軸承鋼和高端軸承均被列為鼓勵類目。
目前,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國高碳鉻軸承鋼已經在含氧量上突破了極限,低于5ppm,純凈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中科院金屬所也破解了“稀土煉金術”,能夠通過添加稀土元素,顯著改善鋼材性能。
如今,我國一共有20多家特鋼企業擁有軸承鋼生產能力,其中不乏領軍企業。
2019年1月,采用大冶特鋼軸承鋼的國產首臺直徑11米級盾構機主軸承在河南洛陽下線,打破了大直徑主軸承的國外技術壟斷。大冶特鋼為中信特鋼成員企業。
從2003年開始,中信特鋼就逐步為世界前八大軸承巨頭如SKF、SCHAFFLER、NTN大批量供貨。中信特鋼的軸承鋼產銷量已連續11年領先全球,2021年銷量突破了200萬噸。
注:圖片來源中信特鋼財報
經過多年追趕,我國的一些高端軸承鋼產品已經非常爭氣。但受制于產業鏈不完善,中國高端軸承鋼主要用于出口。
墻內開花墻外香,淪為他人嫁衣。
回到開頭的高鐵軸承案例,中國進口的高鐵軸承,原料軸承鋼就來自中信特鋼旗下興澄特鋼。
也就是說,國外軸承巨頭用“中國面粉”制成“外國面包”,再賣回中國,賺取了10倍以上的巨大差價。
這背后,突顯了國內高端軸承上下游協同能力的脫節。由此可見,國產軸承的高端化,需要整個產業鏈的聯動升級,依然任重道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