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加工鋼筋籠。(張燕 汪金炬 攝)
經過一個多月奮戰,30個擁有二維碼身份證的鋼筋樁基籠隨著鄞城大道跨奉化江特大橋的主墩樁基被打入江中,夯實了大橋的基礎。
與通常在工地加工的鋼筋籠不同,這些鋼筋籠來自寧波交通工程建設集團鋼筋加工配送中心。據悉,這是全省首個鋼筋加工配送中心,通過工廠化集中加工鋼筋,不僅創新性地實現了交通工程鋼筋配件的集約化生產,而且節省了大量土地資源和人力、資金。
交通工程特別是路橋建設,要用到的鋼筋材料往往在工地現場加工。“一個10公里左右的高架橋標段,通常要建兩個臨時的鋼筋加工場。”寧波交通工程建設集團總工程師宋冰泉說,“建設臨時場地,需要大量租用土地,同時還要投入不少設備。一個臨時的鋼筋加工場大約兩年的生產期,很多設備在完工后基本上可以報廢了,再利用的可能性不大。”
利用閑置場地集中加工并配送鋼筋,可大大發揮筋配集約化加工的高效、環保優勢。寧波交通工程建設集團鋼配加工中心一次性投入棒材鋸切線、盤條鋼筋彎箍生產線、鋼筋籠滾焊生產線等,可加工各種鋼筋材料。中心一期工程年產能2萬噸,二期工程將實現5.6萬噸鋼筋的年加工量。“不僅可以省下大量臨時用地,而且可降低外場工地立體作業的風險,同時可以加快產品加工進度和提升產品品質。”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副站長楊吳禮說。
“以前很多活是手工的,現在只要操作機械就可以了。”鋼筋加工配送中心焊工趙勇生以前是建設工地的農民工,有時候會被拉去加工鋼筋,現在已成為真正的工人。“以前一個工地經常有三四百人在加工鋼筋,他們有的是泥工臨時幫忙,有的是焊工,還有的是搬運工。”宋冰泉說,現在他們已經轉型成為經過專業培訓的產業工人。
生產工廠化大大提升了產品質量。據悉,以前工地上鋼筋配件的保護層合格率僅為75%,如今合格率在90%左右,大大減少了不合格產品的浪費。經過集中加工的鋼配件,還可以通過二維碼標簽追溯其來源、尺寸規格、項目位置等,保障了工程的質量。
目前,市交通委正在積極推進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的標準化。“引導使用高效率、高精度、大型化、智能化的工程機械設備,實行機器換人,實現鋼筋加工由現場到后場、由產品到商品的轉變,是我們推行標準化的重要內容。”楊吳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