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價格不菲的“洋犁”在很多合作社大受熱捧。以全國糧食主產縣區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為例,當地新型經營主體2016年購買了10多臺德國制造的五鏵翻轉犁,主要用于秸稈還田。
為何不用國產犁?面對記者的疑惑,北林區副區長張英孝一臉無奈地說,不是非要買進口犁,而是之前買的國產五鏵犁都不行,秸稈還田效果不好,達不到黑土地保護項目要求的秸稈還田30厘米要求,容易影響第二年種地,“你免費給翻,老百姓都不讓”。
實際上,國產犁具有很大的價格優勢。一個國產犁具企業負責人介紹,每臺德國雷肯五鏵翻轉犁市場價在25萬元左右,而國產的五鏵翻轉犁每臺只需約1.5萬元,很多同類型犁多在一兩萬元到五六萬元不等。然而,相對于“洋犁”,國產犁的價格優勢并沒有產生太大的競爭優勢。
雖然從外形、構造、設計、功能等方面看,進口五鏵翻轉犁和國產犁并沒有明顯區別。但來自合作社、進口犁具銷售公司、國產犁生產企業、行業專家等群體的反饋卻顯示,一些國產五鏵翻轉犁與進口犁在使用上差別很大,“翻扣效果、深度、效率、使用壽命,幾乎樣樣都差了點”。
從翻扣效果上看,“用國產犁翻完后,地上還有不少白花花的秸稈,使用德產犁,能把秸稈180度翻轉到土下面,地上幾乎一點秸稈都看不到”;在適應性上,“地里稍微濕一點,國產犁就干不了活了,容易卡塞,進口犁卻能照樣干活”;在耐用性上,“一些德產犁用了兩年,連個螺絲都沒換過,國產犁用時間長了螺絲就會松”……從記者收集的使用者反饋來看,兩者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這不禁讓人感嘆:雖然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有著古老農耕傳統的中國,仍然不能制造出引以為豪的的犁具等高端農業裝備,農民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價格購進“洋犁”。
“洋犁”的優勢究竟在哪里?國產犁為何技術進步緩慢?包括犁在內的中國農業裝備如何走出一條自強之路?這是這則新聞提出的亟待解答的問題。
“中國農業裝備的發展水平與需求之間的矛盾為什么在現階段凸顯出來呢?這其實是農業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貫徹和農業規模化經營向縱深推進的必然結果。”針對這則新聞,《人民日報》(海外版)如此評價。
近年來,我國農業領域強調可持續發展和發展循環經濟,同時不斷采取綜合措施,治理大氣污染,比如,禁止秸稈焚燒、鼓勵秸稈還田,這就要求改變原有耕作方式,要求農業機械如犁具進行適宜綠色生產的科技創新。
另一方面,農業傳統家庭聯產承包的小規模經營正在向家庭農場等適度規模經營轉變,越來越多的資本特別是產業資本陸續進入農業領域,成本核算、增加效益等市場經濟的要素和理念向農業領域滲透,激發了對大型、高端農業機械裝備的需求。
《人民日報》(海外版)指出,與上述日益提升的需求相比,我國農業裝備供給層面顯得滯后。這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人才短缺。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指出,在高校中,農業裝備學科發展滯后,一些專攻農業機械的院校呈弱化勢頭,一些學校的農業機械專業為提升吸引力改為機械工程等專業。這就造成我國農業裝備學科在原始創新、學科高端人才配置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據統計,農業裝備學科世界前20名高校中,中國高校無一入圍。
二是產品水平不高且不平衡。國產農業裝備中低端產品比例過高,高端產品不足;糧食作物機械過剩,養殖業等方面的機械產品不足;耕作類機械產品多,收獲類機械不足;適合平原的機械產品特別多,適合丘陵山區的機械產品嚴重不足;很多高端農機產品和關鍵零部件依靠進口。
三是基礎機具研究和知識產權保護有待加強。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專家范云濤指出,農業裝備的科研方面,項目多面向大型、多功能、智能化復式作業,對犁具等基礎機具研究相對不足。同時,由于仿制侵權付出的法律成本較低,一些農機企業形成“行業興起—模仿抄襲—高速增長—產能過剩”的惡性發展模式,導致企業更不愿意搞研發。
德國五鏵翻轉犁獲得青睞表明,中國農業裝備的高端需求市場已經成長起來。隨著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可以預見,高端需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外資品牌憑借其雄厚的技術實力不斷攻城略地也給中國本土農業裝備企業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能加快自強,中國農民將按照市場規律繼續作出自己的選擇,爆發式增長可能只是外資品牌的盛宴。
值得關注的是,一系列旨在推動我國農機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我國由農機制造大國向農機制造強國轉變的政策文件接連出臺,確立了我國農業裝備發展的目標。
2016年12月,農業部與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印發的《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25)》提出,到2025年,農機裝備品類齊全,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裝備的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主要經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裝備實現有效供給,畜牧業、水產業、果菜茶業、農產品初加工業及山區丘陵等領域機械化所需裝備得到基本滿足。
此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鎖定農業供給側改革,而農機供給側改革是其重要內容之一。推進該項工作必須分析研究需求端,在此基礎上推進技術創新,開發出適銷對路的農機產品。
德國五鏵翻轉犁的成功離不開對農民秸稈還田需求的精準把握。早在2005年春天,該產品的在華銷售公司就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瞄準了當地政府和農民秸稈還田的強烈需求,在黑龍江大慶市進行了田間現場展示,讓當地農民見證深耕翻土埋秸稈的絕活兒。
談到農機供給側結構改革應該把握的方向,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指出,農機供給側結構改革是“綠色”改革,要緊緊圍繞環保高效的思路,走智慧農業之路,發展高效節水節能機械、大型植保機械、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和殘膜回收機械等,為產業融合提升、清潔田園、化肥農藥減量、農業節水和農產品質量提升等發揮積極作用。沿著這個方向開發的農機產品會更有市場。(何珺)